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
贝聿铭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学有很深的造诣,在MIHO 美术馆的设计上他引用了东晋的《桃花源记》的故事。基地所在的信乐山脉被原始森林所环抱,群山之间,彩霞缭绕,连绵不绝的山脉,仿佛是历史悠久的自然山水画,是有代表性的中国风景。
贝聿铭在首次造访信乐山谷时,便被眼前这片秀丽风景所感动。提案之初,不会说日语的贝聿铭以中文写下「桃花源记」四字,通过寻求桃花源记的意境,让场所的魂复活,希望访客来访美术馆,能如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笔下那武陵渔人,忘了路程远近,忽然喜逢桃花林。
日本建筑作品很早就落实与土地、周遭景观和谐共生的想法。以「山中美术馆」为立意,设计之初,遵从当地自然保护法建筑法规,让馆内80%的空间盖存在地底下,让土地表面开发面积降至到最低,完工后再将开挖的土地填回,重新植树,恢复自然山景美貌。
不因建造而破坏山林美景,也出于对大自然崇敬的心,利用对面山上的现成道路,开挖一隧道,再造吊桥跨越山谷连接。通过隧道渡过吊桥,美术馆豁然出现在眼前,确实有着桃园再现的感觉。
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便舍船,从口入。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
中国古代文学绘画中,经常描写经过漫长路程才到达目的地题材,隐喻远离世俗的世外桃源(仙境)是精神的最高境域。贝聿铭或许希望让访客如同笔下描绘:走着走着仿佛迷了路,忽又豁然开朗。因此前往时先行经长长的垂枝樱木道,巧思的转折设计,让林道尽头消失在青山之间,产生迷失方向的错觉,待转过山缝间,这才见到隧道口。
横跨山谷的隧道,以银灰色金属材质打造流线墙面,柔和的灯光营造忽明忽暗、却不见尽头的不确定感。待再次转弯时,明亮的自然光线自出口处投射进隧道,等待着前行的步伐。隧道这一端,圆拱吊桥与小叶枫静候访客的莅临。
春樱、秋枫的季节光谱,在山中隧道前后出入口轮番递嬗,贝聿铭初访此地时,藏不住心中「这里就是世外桃源!」的赞叹,而他巧思打造的这座现代桃花源,则让访客领略豁然开朗的瞬间。巨大而柔美的线条交错着吊桥本体结构,吊桥尽头信步走上石阶,即是 Miho 山中美术馆的入口。
有别于日本许多现代极简风当道的美术馆设计, Miho 山中美术馆外观形似东方庙宇(有网友告知是合掌村),银灰色「梦之门」上镶以大面积圆形玻璃,穿透感十足,借景环抱的群山及吊桥、赤松,室内、室外两侧看,自然珍稀全收藏在其中,更增添艺术亲和力。
以现代材质、线条打造的美术馆主体,多重屋檐玻璃天幕以粗线金属铝柱架构出或长、或三角形的轮廓,再以温润的木框搭配细木条,让阳光可透过纵格柱柔和进入室内,避免直射。在天冷阴雨时,搭配天然原色、深浅色泽的大理石地板、墙面,温润了内部空间。
屋顶、大门、墙面处以大面积玻璃强化采光,也让访客得以完整地欣赏馆外群山的风情画。落地窗边一张由完整榉木制成的长椅上,一圈圈柔和的年轮像抛物线般,抛向有幸觅得这座桃花源的有缘人。面向落地窗外,在光与影移动间,静心凝望。凝望赤松与风交谈的姿势,凝望随阳光而挪移时空神情,却依旧找不着传说隐居于山岳中的守护神。
远方浓淡深浅不一的群山为背景,窗外高矮粗细不一的赤松笔直矗立或斜卧其间,微稀光束洒入叶缝,郁郁苍苍彩染窗景,远方衬以浓淡不一的青山绿意,形成一幅现代水墨画,树影美姿丰富了大自然的表情,让人惊艳连连。
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处处志之。及郡下,诣太守,说如此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,寻向所志,遂迷不复得路。
幸而这座桃花源,总随时欢迎旅人的归返。
隐身在山中,连时序都保持距离,与都心的春樱、秋枫从未同步。
但这些不重要。充满诗意的仙境里,感动的不再是时序之美,而是对大自然无比崇敬的诚心诚意。
深藏心中的桃花源,最纯粹也最深邃,久久回眸,仍让人澎湃不已。
图文来源:《世界建筑》2006年第08期;作者:胡惠琴、周旭宏,digiphoto.techbang.com/照片墙等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。
- End -
给大家推荐一个微信公众号
没有永远的学校,只有永远的学习!
为学位用,为学而寻!
---END---
转自微信公众号:苏文青云
转载供学习之用
如有版权问题
我们将及时删除
致 读 者
欢迎广大读者和园林爱好者踊跃发布
园林专业帖子
园林建材信息
以及
相关施工工艺做法
投稿请到“联系我们”页面
获取投稿模板和投递地址
扫一扫关注微信